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深耕教学研讨,共探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高泉发布日期:2025-04-24点击数:

2025年4月23日,外国语学院第九次专题教研活动在咸宁校区XJC-006教室举行。活动由黄佳卉老师主持,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解雅莲老师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主题分享,深度探讨翻译教学创新路径。

在专题研讨环节,解雅莲老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构建“测试驱动+方法融入”的双轨模式,在强化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导向作用的同时,将翻译教学深度嵌入日常课堂。她强调翻译实践需遵循“内容优先、形式适配”原则,灵活运用“描述法”与“演绎法”,帮助学生突破语言转换障碍。以教材翻译文本为例,教学中需兼顾学科特性与知识普适性,确保译文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在文化翻译实践模块,解老师以“甘美高山绿茶”产品描述翻译为切入点,系统阐释跨文化传播策略。针对产品“形美、色绿、香郁、味醇”的特色表达,提出通过“信息逻辑化”重构译文,运用语法衔接与语境转化,精准传递产品文化内涵,助力中国品牌国际表达。她还结合《新编实用英语教程》经典案例,深入解析汉译英“四步法”——信息分层筛选、逻辑关系梳理、主次结构搭建、文体风格适配,为翻译教学提供可操作范式。

互动环节中,教师们围绕教学难点展开热烈研讨,就如何将理论方法转化为课堂实践、如何提升学生文化敏感度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邵建芳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同等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语言承载文化基因,映射思维特质,要培养学生在熟练运用汉语思维的同时,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才能培育出学生高水平的外语能力。”他充分肯定本次教研成果,并对后续教学工作提出新要求。

此次教研活动立足教学实际,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操作形成完整闭环,为构建“文化浸润、能力导向”的外语教学生态提供新思路。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