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翻译中国与大国形象”翻译专题培训班第三讲 -----时政话语外译--忠实与融通
作者:罗甜甜发布日期:2022-12-06点击数:

123日,翻译中国与大国形象翻译专题培训班第三讲特邀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译联会员徐亚男大使开展主题为公共政策翻译的动态性-以二十大报告翻译为例的讲座。

在本场讲座中,徐亚男以二十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治国理政等时政中的句式和热词为例,系统地讲授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思想外译的方法。她指出,在时政话语时,需保证翻译的内容的忠实、准确,做到在细微之处不差毫厘。她以道德经为例指出翻译含有古诗词等发言,译者不仅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透彻的了解,还需要结合语境分析根据发言人意图,对被引内容作出适当阐释。

此次讲座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阅读及翻译时政话语时注意翻译技巧,感受中西方文化异同,从而提升自身的翻译技巧与翻译理论素养。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时政话语—忠实言语与融通中外。即在翻译国家文献、时政话语时一定要忠实原文并结合中外文化。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翻译可以被总结为找对等语、对应词再表达出来,但因为各国文化、社会体制、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很多词句都有其特有表达,因此必须结合各国背景准确翻译。当翻译时,不同的词有不同的含义,译者能够把它完美对应却又表达不清楚,这个时候需要要找准方法。首先译者必须透彻理解原意,吃透原语。例如在翻译“正确义利观”时,不同场景的表达也各有不同,译者必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讲话的场景、对象以及理念等等,才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的翻译出来,并体现其真正想表达的含义。其次译者要注意中式表达、中国特色,在充分了解到本国文化的条件下,分析逻辑、理解以及含义。最后译者要把握时政话语敏感度,提高政策意识。同样的语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很多不适当的表达会引起误解,影响到国家的很多方面,因此只有译者了解自己国家机制、方针、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等,才能表达的更加准确。

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秉承翻译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情况,促进理解与交流,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互学互鉴,扩大中国话语影响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有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使命,只有我们努力学习,知己知彼,方能展示出大国形象!

21翻译本1 杨智慧

今天我听了徐亚男大使作题为“时政话语外译--忠实与融通”的讲座,收获颇多。徐大使在课上提及在翻译时政话语时不能随意发挥创作,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的语义语境的意思,分寸做到恰到好处。通过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透彻理解原意,吃透原语的实质含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内涵极为丰富,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才能准确翻译。比如正确义利观,怎么精确翻译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语境。徐大使通过多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翻译时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语境等采用不同的译法。

第二点是中式表达、中国特色的语言,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每个国家都会有特有的表达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翻译不能跟着中文走,而是要分析逻辑和理解含义。例如,统一是一个高频词,需要在不同语境所要表达的特定含义来翻译。

第三点是需要把握时政话语的敏感度,提高政策意识。需要理解方针,政策等,翻译的时候需要敏感度,要知道我们的宗旨,目标,提出的内涵是什么。翻译公共政策,时政话语等考虑到既要不走样,同时融通中外,英语受众能够理解,以便于我国的政策被国际社会理解。

第四点是完整度和准确度,时政话语的外译要准确、透彻理解原文,除了要了解文字本身含义及内涵;还要了解句子的背景和语境,考虑目标语受众的文化背景等要素。

21翻译本一肖姝羽

   截止到目前,“翻译中国与大国形象”系列讲座已开展三次。刚开始听讲座时,我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过几次的讲座,让我觉得此次系列讲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开拓自己的视野。我十分感谢大学校园能有这样的平台让我学到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此次聆听以“时政话语外译--忠实与融通”为题的讲座,通过徐亚男大使的讲座,让我觉得通过聆听翻译界的大咖们的讲座,不仅让我获得更多的知识,扩大视野,还培养我英语思维能力,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翻译固定思维。这次讲座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以后在翻译中付出更多努力,在前进路上稳扎稳打,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上一条:翻译中国与大国形象”翻译专题培训班第三讲 -----时政话语外译--忠实与融通
下一条:【外院学人】邓小红副教授的《英国文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