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鸿博楼阶一举办科研工作心得分享会,题目为“演讲-从湖商走向牛津,课题-从校级走向省级”。外国语学院武汉校区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分享会,会议由院长王谷子主持,副校长胡柳出席。分享人王冯骏子老师介绍了其参加第六届教育发展与研究国际会议(ICEDS 2025)的心路历程与科研成果的凝练过程。

首先王冯骏子全面介绍了在牛津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教育发展与研究国际会议的概况,她认为参加国际会议不仅是一个展现学术成果和促进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了解最前沿动态,及时获得反馈与建议。此前她在该国际会议分小组演讲环节展现出极具感染力的表达风格,使她在和24个其他国家学者同台竞技的时候以其创新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并荣获小组“Best Presenter”称号。
随后,王冯骏子与学院老师深入介绍自己将微助教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领域的实践经验。她从认知建构理论展开介绍自己使用微助教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了使用微助教科研工作当中数据收集的巨大作用;她明确的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的性质,表示每一门课的教学都给她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并介绍了收集数据的方式和途径。总的来说,微助教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成效,还能显著增强师生互动与课堂活跃氛围。

在最后一个演讲部分,王冯骏子介绍了她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撰写学术论文以及投稿方式和途径方面的经验,这些内容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教师们纷纷围绕如何在自身教学中引入类似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等问题,与她展开了深入交流。
分享会结束后,胡柳发表讲话。她首先对王冯骏子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外国语学院全体老师提出要求,希望全体教师以王冯骏子老师为榜样,学习她刻苦钻研的精神,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